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微软与量子计算间不得不提的四项事实
2017-01-18 15:49:18
摘要:微软计划创建自己的量子计算系统。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软件巨头的差异性及其优势所在。随着PC市场的衰落以及云市场激烈的竞争压力,微软公司开始着眼于新的业务发展前线。
  微软计划创建自己的量子计算系统。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软件巨头的差异性及其优势所在。
微软与量子计算间不得不提的四项事实
  随着PC市场的衰落以及云市场激烈的竞争压力,微软公司开始着眼于新的业务发展前线。   有鉴于此,软件上周宣布将打造一台量子计算机,配合差异化硬件与专用软件,能够将并行计算的执行速度提升至高于传统硅基芯片一个甚至多个数量级的水平。   过去,这样的公告往往被视为一种科幻性质的呓语。然而,过去几年中量子计算已经成为众多大型企业的重要研究领域。通过以下四大要点,我们认为微软公司确实有可能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   1.微软姗姗来迟,但市场地位仍然乐观   微软公司往往被业界视为细化调整者而非前沿创新者,但这种特性并非坏事。其并非首家云厂商,但Azure的发展速度仍然相当可观。这样的经验教训在量子计算领域也许将同样奏效。   目前,IBM与谷歌都拥有自己的量子计算项目。IBM开始着手构建自己的定制化硬件,谷歌则在想办法将多种现有量子计算机制加以结合。   通过双方的摸索,微软公司能够有效避开某些未知陷阱,而非一味重复别人的错误。   2.计划目标在于构建工具,而非打造实验室下的玩物   量子计算一直被视为实验室下的玩物而非实际工具。这样的理解有其道理:量子计算硬件的通用化非常困难,其只能在受到高度控制的隔离条件下才能正常运作。量子计算厂商D-Wave(亦为谷歌量子硬件的供应商)在解决这类高规格问题方面已经投入了多年精力,但IBM的方案则似乎能够带来更具通用能力的系统方案。   微软的计划是利用一种完全不同的量子计算构建元件——其将此称为“拓扑量子比特”——作为硬件堆栈基础。拓扑量子比特据信更为强大且易于构建起大规模系统——这意味着其能够在真实世界中起效,而非单纯适用于实验室环境。   简而言之,微软希望打造一款商用化产品,而非单纯的技术项目。毕竟,后者目前已经得以实现。   3.云量子计算已经存在,但微软或可做得更好   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微软希望打造的是产品而非项目,且量子研究成果将通过Azure实现对量子硬件的访问。   不过IBM公司已经打造出了一套量子计算即服务(简称QCaaS)版本,其目前提供时间共享访问以通过一套基于Web的可拖拽操作“作曲家”界面对其5量子比特处理器进行编程。   但IBM的QCaaS方案仍存在巨大局限。其本质上仍属于一套实验性沙箱环境,可用于实现量子程序的选项太少。不过这样的情况也可以理解,毕竟量子计算编程与传统计算确实存在巨大差异。   微软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将二者桥接起来——例如提供基于Azure的QCaaS服务,同时配备更多具备通用性的量子计算功能。   4.微软的现有语言工具能够成为未来量子计算开发的理想平台   着眼于长远角度,微软可能会将量子计算开发工具与现有软件开发及语言产品加以结合。   例如,面向C#、R或者Python语言的Azure量子计算模块将允许用户利用这些语言编写量子计算代码,同时继续沿用自己熟悉的软件开发方法。   这种元编程机制早已有之。以LLVM编译器为例,其中提供的库就允许将其它语言通过其进行转换。同样的,微软也可以为量子计算创建元编程库,从而支持更多语言类型。   微软已经在软件层面有所行动,包括发布名为语言集成量子运算(简称LIQUi|>)的工具。其允许用户利用微软的函数性F#语言内定义量子电路。F#属于微软世界中的一流语言,拥有全面的Visual Studio支持能力及持续升级周期,但在受众广度上尚无法与C#、R或者Python等主流语言相比。   如果微软的长期规划是将量子计算推向普罗大众——种种迹象也证明了这一点——那么其必须想办法获得人们熟知的主流工具及方法的支持。
USA-IDC为您提供免备案服务器 0元试用
立即联系在线客服,即可申请免费产品试用服务
立即申请